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1集课程复讲 |
|
张强学长 |
|
|
各位朋友,请问教育的核心是什么?教育不是钱多就有用,教育也不是说了就有用,当然也不是你的理论的书越多就有用。其实关于教育的核心早在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里面就讲出来了。什么是教?上所施,下所教。也就是要以身作则。那什么是育呢?养子始作善也,称之为育。你看我们古人非常有智慧,短短两行字就把教育的核心给点出来了了。但是现在很多人对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没有信心,认为那些都是过时的,其实我们对经典的信心完全取决于对它的深入程度。而学经典不光是学,还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,这样你才会有受用,不然学了又不用,这样时间长了自己没有什么收益,就说,经典都是假的,学了也没啥用。 教育里面第一个要保证教的东西是对的,是符合经典的,"使作善也"。当孩子有善心的时候,他自然会有良善的行为,乃至于会很感召很多善良的朋友。所谓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”就是这个道理。有了这些善良的朋友,他的人生才会幸福。那我们怎样来教他们这些善的行为呢?不是要求他读很多书,而是首先要求自己做到。当我们生活中都表现出善的行为,孩子自然耳濡目染,自自然然就学会了。《三字经》一开始就讲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只要有人演出来,就一定会有人感动,乃至于去效法。 记得深圳有一位老师,她已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段时间了,于是就邀请我到那边去做一次演讲。结果就有人问邀请我的老师说,那一位老师要给我们讲什么?她就跟他说,这位老师讲的是《弟子规》。他们就说,《弟子规》不是给小孩学的吗?怎么我们还学这个?为什么不讲《论语?。虽然那位老师这样讲,但还是来参加我们的课程。那第一节课听了下来之后,他觉得自己连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就还没有做到,于是调整心态认真学习了《弟子规》。他还说没学《弟子规》以前看了很多圣贤的书,以为自己的善根很深厚。后来学了《弟子规》觉得自己连孝都没有做到,真是很惭愧。诸位朋友,你认为是善根深厚好?还说觉得自己很惭愧好?哪一个好?前者是活得不清不楚,后者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所谓“知耻近乎勇”,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错误行为,发现自己的过失,进而该正,这才叫真修行。 刚好五月份是母亲节,这位老师也回家乡去。那学了就要落实,所以他要感恩自己的父母,正好又是她的生日。各位朋友,生日我们会想到什么?蛋糕。还有其他的吗?如果我们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蛋糕,请问是善的吗?想到的还是自己,没有想到父母。这么好的机会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住,这是教育孩子的机会点啊,一定不能错过。这时候我们要让孩子提起感恩之心,生日即是母亲的受难日啊!要记住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、生我们时候的辛苦,让孩子生起感恩和报恩的心,这才叫做教育呀! 所以这位老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,于是就端了三把椅子,因为刚好她的外婆也在,就让爸爸、妈妈和外婆坐下。结果她的母亲就说:女儿你到底要干什么?这位老师就跟她母亲说,我人生三十多年来,让你们操了不少心。现在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了,所以今后我一定当一个孝顺的孩子,从此不会再让你们操心了。而这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我将永远记在心里。今天刚好是我的生日,所以要好好感谢你们,给你们行三跪九叩之礼。 当这位老师一拜下去呀,她妈妈的眼泪立马就掉下来了。请问大家这是什么眼泪?这是欣慰的眼泪,感觉自己的女儿很懂事了。妈妈为此而感到高兴,其实天底下最傻的人就是妈妈,她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,只要我们一声问候一声祝福,她们就很满足了。当这个老师第二拜拜下去的时候,她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走到她先生的背后给他的背做按摩,如果在这样的场合自己再不做点什么觉得自己怪怪的。这就是身教啊!妈妈的这一份孝心已经在她孩子的心里种下了孝的种子,所以身教的力量非常强大。当天回到家里,孩子就对他爸爸妈妈说,爸爸、妈妈,等到我过生日的时候我要给你们行三跪九叩的大礼。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,上行下效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